国产芯片实现1900亿颗自研!ASML态度反转对美禁令视如“废纸”
正如盾构机之于工程建设,光刻机也是芯片制造中的一大核心设备,被称为“半导体产业之母”,多年来成为各大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主要角力竞技场。
光刻机的质量好坏,将直接决定芯片的精度、良率等重要指标,目前世界上只有荷、日、中、美、韩有能力制造光刻机,且只有前两国能生产出高端品质。又因我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晚,许多设备、软件只能常年依赖进口,即便如此,老美仍接连发布芯片禁令以阻碍我国科技发展,其中就包括要求荷兰等国限制对华出口光刻机。
然而美方绝计算不到,近日华为取得一项光刻机核心技术专利,与此同时国产芯片也在过去七个月间实现1900亿颗芯片自产,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几乎自给自足的光刻机时代,面对此景,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,把老美禁令当成“废纸”!
所谓的光刻机简单理解就是以光作刀,将掩膜版上的精细图形刻画至晶圆上,可以说离开了光刻机,就无法制造芯片,虽然我国是全球1/3的芯片消耗大国,但在该领域也总受西方诸国牵制,以至于光刻机技术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中的最大不足。
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在半导体设备上的开销高达296亿,占彼时全球市场的41.6%,与庞大消耗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为16.7%的芯片自给率,。为此国家大力号召、扶持数十万家有潜力的半导体企业集中资源推进自研自产。
参考官方公布数据,仅去年上半年我国的自产芯片数量就达到1900亿颗,海外出口约1600亿颗,照这趋势发展下去,预计至2025年国产芯片将做到支持70%的自给率,对芯片进口的依赖程度进一步降低!
再看荷兰、欧美等国,反而在为争抢收缩的中国市场而搞“内讧”,如今全球芯片行业正面临“寒潮”,英特尔、高通等跨国大企因听从老美“建议”放弃中国订单而导致营收骤降,市值暴跌约1.5万亿。
在华为公布“2年内预计完成5nm级别光刻机研制及量产”的消息传出后,ASML也终于开始着急,无视老美要求,于年前向中国出口数十台DUV光刻机以求重获市场份额,面对媒体采访,ASML工程师无奈高呼:再封锁他们自己就造出来了!
光刻机的组装原理看着简单,但实际操作起来却相当困难,为能填补光刻机技术上的空白,我国曾派代表团前往ASML总部交流学习,有位傲慢的荷兰工程师竟鄙夷说道:“就算送给中国所有图纸,他们也不可能造得出光刻机!”合作最终因老美从中阻挠不欢而散。
然而这句话却成为刺在我国研发团队心头的一根针,为了不再受制于人,国内持续掀起芯片自主研发热潮,在5G芯片、5nm蚀刻机方面都取得不斐成绩,上海微电子近期也已完成28nmDUV光刻机验收工作,若能顺利量产,或将基本满足我国多数芯片生产需求。
其实,我国不只走过光刻机这条坎坷路,这类情况在生物科技领域早有上演。2014年,哈佛医学院研发出“莱特维建”类老衰抑制技术,次年日本将其引入并使用发酵法推进普及,以缓解当地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,对于这方面出口则标出单克2万的天价,在我国高端健康品市场获利颇丰。
好在中科院、清北等高校加入“莱特维建”类老衰抑制技术研究,率先对其针对性展开人体临床,发现多位受试者定期服用该物质后,肌肉、皮肤、骨骼肌等生理指标趋于年轻化,并延长30%健康生存期,相关成果发表至国际期刊后,获得了学术界高度认可和赞扬。
得益于前沿科研积累,落地于京东&天貓平台的“莱特维建”成果相较于日同类成品,不仅使用门槛下跌近九成,而且纯度也大大提升,问世仅一年就创下上亿营收,相比之下海外同类产品则连连失去中国市场份额。
任正非先生曾说过:“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、顶尖芯片设计能力,却唯独缺乏芯片制造和加工设备,若想摆脱‘卡脖子’命运,我们只能加快实现自主研发。”
据统计,自2022年4月后我国芯片进口需求持续下降,半年间大砍约270亿颗芯片,相当于每天削减近2亿颗,截止至2022年底我国进口芯片累计砍单290亿颗,未来这一数值大概率还将继续加大。
一边是竞争队友加紧布局中国市场,另一边中国光刻机研发进度日新月异,ASML终于放下昔日高傲姿态,直接将美禁令视为废纸、一连向我国出口了23台光刻机。但或许很快他就要连DUV都卖不了,今年一月底,美、日、荷三方达成初步协议,共同对中国限售光刻机及其零部件,预计未来一两月就会正式生效。
对此我国并不慌,毕竟国产28nmDUV量产在即,但AMSL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或将再现大幅跳水、跌至个位,如此看来,AMSL曾经对我方的嘲讽也算是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